視聽時代轟然而至,微信、短視頻拜年已成風尚。然而,也正是這幾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逐漸出現(xiàn)回歸熱潮。書法熱正是其中之一,過年時寫春聯(lián)、貼福字成為中國人的必備風俗。這說明,即使在觸屏時代,我們也需要原創(chuàng)的文字、圖畫,需要感受和觸摸紙張,屏幕只不過是一個媒介而已。
法國哲學家德里達說,在今天我們所能認識的文字中,漢字是唯一還具備音形義的文字,有完整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電腦輸入時代,手寫漢字的機會少了,它已逐漸成為一種藝術,被少數(shù)人書寫,在特定的時間展現(xiàn)。春節(jié)其實就是這樣的時間,它給予我們虔敬書寫漢字的機會,提供我們認識中國漢字中蘊藏的形象與精神的渠道,賦予我們“地地道道中國人”的自豪感,當然,也能傳遞給我們那久違的年味。
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父親就提出一個愿望,希望我有一天能夠給家里寫春聯(lián),并且能夠給村里人都寫春聯(lián),這是一個足以讓父母自豪的能力。記得那時候,我一位叔叔在讀大學,他每到春節(jié)前都給村里人寫春聯(lián)。我們每家人都會拿一點饃饃、肉或豆腐去請他寫,他則翻開一個厚厚的本子,細看平時積累的春聯(lián),最后把最好最貼切的春聯(lián)送給我們,村人嘖嘖稱贊,雙方皆大歡喜。
五年級時,我也開始寫春聯(lián)了,既給家人和鄰居寫,也給灶神和先人們寫,還要在羊圈、牛圈、豬圈、雞窩和廁所門上寫。大年三十那天,村里人在街上來回欣賞著各家的春聯(lián)。不認識字的大有人在,所以也有人把“六畜興旺”的橫批貼到大門上的,也有人把上下聯(lián)貼反的,各種張冠李戴,令人捧腹。但每個家庭都會小心呵護著春聯(lián),防止被風吹壞,防止小孩子們惡作劇般地撕春聯(lián)。人們相信,春聯(lián)能否長久地存在,與家里的福氣連在一起。
因為春聯(lián)的原因,此后我開始臨摹字帖,直到今天,生活已不能沒有書法相伴。2014年我發(fā)起一個活動,在請名家講經(jīng)典的同時,與學生們一起抄寫經(jīng)典。幾年下來,我們對這些經(jīng)典的內(nèi)涵比過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尤其是《道德經(jīng)》和《周易》的抄寫,使我對中國人的世界觀、倫理觀、方法論和幾千年的道德精神世界有了一種更為通透的認識。
今天,我的作家、學者朋友中有不少人在練書法,他們認真習字,然后通過微信和視頻方式發(fā)出來。我不僅僅滿足于視頻欣賞,還問很多朋友要過他們的字畫,也曾將他們寫的一些箴言名句,裝裱后掛到學院的走廊或教室里。我希望學生們在這樣的氣氛中感受到,漢字與其他文字不同,它不僅僅表意,還有形象,里面有關于世界、時間、空間、人與萬物的形象解釋,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象。書法是一種教化,無聲但持久。
春節(jié)來了,若我們能花一點時間,帶著孩子重新去寫寫春聯(lián)、練練書法、看看經(jīng)典,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家庭中重續(xù)傳統(tǒng)文化的香火。這里藏著天下觀、家國情懷,藏著道義和深情,有我們尋找的年味,更有我們尋找的文化精神。
(作者:徐兆壽,系作家、西北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wǎng)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