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3000多年前的太陽神鳥金飾
你能想象它放大270萬倍后的樣子嗎?
?答案就在大運會開幕式場館的頂部?
幾天后,大運會開幕式將在這里舉行
上萬塊彩釉玻璃組成的
寓意著自由、美好、團結向上的
太陽神鳥圖案
將照亮夜空
向世界發(fā)出邀約
今天
我們跟隨“在成都”欄目的鏡頭
從將要舉辦大運會開幕式的
東安湖體育公園出發(fā)
感觸大運之城的文化脈動
“一年成聚,兩年成邑,三年成都”
約2500年前
古蜀國遷都
成都因此得名
從金沙遺址文化往前追溯
我們再去探秘另一處古蜀文化
三星堆
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博物館里
藏寶無數
其中的銅立人像
有沒有讓你想到大運會火炬“蓉火”的側面設計?
三星堆出土青銅文物的文創(chuàng)和表情包
更是出圈 吸粉無數
如果說處于長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古蜀文明
如一顆“大心臟”
為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繁衍
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那么錦里文化就像一條“主動脈”
延綿數千年
三星堆祭祀坑中曾發(fā)現絲綢痕跡
證明成都平原是
中國絲綢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成都生產的蜀錦自古美名遠播
是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這座城市故得別稱“錦城”
如今
蜀繡、蜀繪、漆器、竹編、成都銀花絲
各類非遺傳統(tǒng)技藝
已傳承千年
2000多年
成都“城名未改,城址未變“
秦漢時期這里天府之國 “水旱從人”
隋唐時期這里繁華盛世 “揚一益二“
宋代這里誕生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
……
杜甫在詩歌《成都府》中贊美成都
“喧然名都會”
如今,走出杜甫草堂
“詩意的棲居”
已融入百姓生活
吃著火鍋看變臉
豈不美哉
老茶館里半日閑
體驗成都的“慢生活哲學”
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打個卡
拍拍成都“最萌宣傳員”
去春熙路逛個街
漫步寬窄巷子、錦里古街、武侯祠等歷史古跡
慕然回首才發(fā)現
豐富的市井文化、生動的百姓生活
正是延綿千年的文化脈絡里
最鮮活的血液
再過幾天
全世界的年輕人將相聚成都
這座千年古都
將以大運之名
青春脈動
監(jiān)制:賴向東 蘭紅光 楊三軍
策劃:李尕 肖林 廖宇杰 畢明明
記者:薛玉斌 江宏景 沈伯韓 劉坤 王曦 胥冰潔 唐文豪
編輯:許雅楠 賈浩成 李瑩 鄒競一
視頻制作:新華社攝影部AIGC實驗小組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