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是一個激烈斗爭的領域,也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領域。
哪個領域?
人權!
我們也不用回避,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人權都是西方指手畫腳的抓手,很多發(fā)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比較被動,有一種挨罵難還手的尷尬。
但形勢也在發(fā)生變化,9月20日,中國就干了一件漂亮事。
這一天,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開了一場名為“中歐人權研討會”,探討的主題就是“現(xiàn)代化與人權文明多樣性”。
我很榮幸也到現(xiàn)場參加,線上線下,有來自中國等16個國家的130多名代表。很多是國內法學領域的權威學者,還有不少外國的知名專家。
你沒看錯,人權研討會,在羅馬召開。
現(xiàn)場的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不少人只能站著。
而且,在臉譜、抖音等國內外社交平臺,研討會全程直播。
西方認為我們會回避不談,但我們偏偏大聲談,到羅馬來談,公開來談,討論討論現(xiàn)代化和人權文明的多樣性。
這樣的開放,這樣的自信,坦率地說,感覺還是很不尋常的。
在現(xiàn)場,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白瑪赤林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權事業(yè)的發(fā)展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日日精進、久久為功,在此,我也向各位嘉賓真誠發(fā)出邀請,歡迎大家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國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和人權保障的實踐。
說我們人權不行?
你們實地來走一走、看一看嘛。
肯定,百聞不如一見。
什么是斗爭藝術?
這就是斗爭藝術。
研討很熱烈,印象很深刻的,是意大利前司法部長、羅馬大學法學院迪利貝托先生的出場。
雖然就在羅馬,老先生卻沒有到現(xiàn)場,視頻參加了。
為什么?
當他出現(xiàn)在屏幕上,全場都笑了,因為他左眼還貼著兩條膏藥,沒有像朔爾茨一樣戴黑眼罩,但左眼同樣掛了彩。
但即便這樣抱病在身,為什么迪院長還要出席?
就是對這個研討會的特別看重。按照迪利貝托的說法,因為這樣的學術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溝通形式,為中國和歐洲構建了很好的橋梁。
用他的話說,我們之間不能筑墻,要多溝通,中國和意大利其實都承認文明的不同,我們需要求同存異,尋找共同合作的目標。
不得不說,他眼睛有恙,但眼光卻很獨到。
這樣的研討,確實引發(fā)強烈的共鳴。
什么是人權?
相信100個人眼中,可能有100個人權概念。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對很多國家來說,人權首先是生存權和發(fā)展權。
沒有生存,人權何在?
沒有發(fā)展,人權有啥?
沒有對比,就更看不到進步。沒有公正,又何談人權?
在羅馬舉行的論壇,中國在脫貧攻堅上的巨大成就,世界人權領域存在的雙標,讓與會的外國嘉賓感慨不已。
(二)
這次論壇,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還有來自英國上議院議員戴維遜勛爵的發(fā)言。
他就坦陳,英國一些政黨派別,特別喜歡用人權的字眼,來攻擊其他國家的政黨,他們總是發(fā)號施令其他國家遵守人權,但自己卻又拒絕遵守其中的觀念,這是怎樣的諷刺?
還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文先生,他講了自己這次在羅馬觀察到的三個現(xiàn)象。
1,歐洲很臟,羅馬很臟,按照王文的說法,以中國的評選標準,羅馬是評不到文明城市的;2,歐洲很貴,普遍物價比北京至少貴了二三倍,但意大利人收入也不算很高;3,歐洲很多設備老化了,大街上幾乎看不到新能源車,但在中國,新能源車隨處可見。
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他現(xiàn)在更擔心歐洲人的人權,所以,我們都要避免無知,避免傲慢,要相互尊重人權的發(fā)展。
他的“批評”,多少有些調侃的成分,也算是諍友的一種告誡吧。
最后,三點我個人的看法吧。
第一,還是要正視人權。
真的,人權不是西方的專利,應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權利。坦率地說,每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在人權上都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他國家不管,但對我們來說,還是要正視,要取長補短,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這個問題上,越是回避,西方越會妖魔化,我們就會越被動。
在人權問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斷取得進步,我們就會更主動,我們應該也有這個充分的自信。
第二,還是要善于斗爭。
說實話,在當前這個復雜的世界,敢于斗爭,很難,善于斗爭,更難。
但這更是考驗水平和能力的時候。
人權領域很敏感,是西方抹黑我們的一個重要抓手,但恰恰是我們,取得了讓世界驚艷的人權進步,尤其是脫貧的歷史性成就。這讓全世界都贊嘆不已。
什么是德政?
我總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德政!
我們就應該坦坦蕩蕩地說出來,通過各種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看到我們人權的進步,反擊某些人的不實指控。
所以,我看到,在現(xiàn)場,很多外國專家對中國的脫貧贊不絕口。
世界人民的眼睛,畢竟是雪亮的。
第三,還是要自信坦然。
我看到,這次會議的組織方就很用心,基本都是一個中國嘉賓,然后一個歐洲嘉賓,現(xiàn)場有交鋒,有觀點的碰撞,但更有共識和共鳴。
就要這樣主動出擊,設計好話題,讓全世界想一想,人權到底怎么樣?世界還需要怎樣做?
這次論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讓外國朋友大膽地講,講他們對人權的理解和認識,講他們國家人權的進步和挑戰(zhàn),也講他們對中國人權的看法和建議。
更重要的,這種第三者的眼光,更讓世界看到我們的進步,當然,還有我們的一些不足,以及我們還能為世界做什么貢獻?
中國人權研究會秘書長唐獻文,在英文演講中,更是提到了兩句名言。一句是西方的格言: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句是中國的成語:殊途同歸。
人權就應該這樣,這個世界,沒有唯一的標準,但可以相互借鑒,從而推進世界的人權進步。
我聽了很多嘉賓的發(fā)言,感覺最集中的意見,還有一個,就是對西方傲慢和偏見的反感。
這也不僅僅局限于人權領域。
意大利國家研究院國際法研究所前所長馬塞利就說,歐洲一些人總喜歡居高臨下,比如,在電動汽車上,他認為中國取得了重大進步,但歐盟領導人最近卻在威脅要制裁。
“這是非??杀⒖蓱z的威脅,她仿佛自己是世界主人一樣?!彼{侃。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wǎng)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