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殯葬行業(yè)的禮儀師、火化師,是“最后的送別者”
看見生命之偉大 給予生者前行力量
在大學的課堂里,實習過的服務大廳、工作間里……老師教導他們如何正確直面生死,師傅教會他們如何用專業(yè)技能去辦好他人的“身后事”,如何以最有溫度的語言、動作去慰藉和鼓勵生者,如何不畏偏見找尋生命價值,如何成長為合格的靈魂“擺渡人”。
他們就是殯葬行業(yè)的禮儀師、火化師。今日,我們一起從她的講述中感受“生如夏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從他的眼里看見“逝去的生命得到的尊重,生者的前行獲得力量”的故事。
用心送別 在生命故事中領悟人生真諦
韋玉是南寧市殯儀館的禮儀師。人如其名,韋玉是一個小家碧玉般的女子。她說:“我入職殯葬行業(yè)的第一個崗位是禮儀師?!倍Y儀師的工作一線是在殯儀館肅穆莊重的告別大廳。這里承載了生命的重量,寄托了生者的思念。
2020年疫情時期,那一年涌現出許多逆流而上的人,梁小霞烈士就是其中一位。2020年2月28日,作為廣西第七批支援湖北抗疫醫(yī)療隊隊員的梁小霞在武漢協和醫(yī)院隔離病區(qū)工作時突然暈倒,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犧牲,青春永遠定格在28歲。
“當時梁小霞告別會就是在南寧市殯儀館舉行的?!表f玉說,新入職對待這份工作還有些迷茫,但當她看到許多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拿著鮮花前來悼念梁小霞烈士時,她看見的不僅是親人、朋友、同事對梁小霞的思念,還有人世間的溫情和人們對生命價值的認可,“那一刻,我的情緒被感動包圍著,也感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一位老紅軍的故事也讓韋玉記憶猶新。老紅軍百歲過世,生前就向家屬交代囑托“把自己的遺體獻給醫(yī)學院作為醫(yī)學研究”。告別會之后,家人也遵從了他的意愿。韋玉說,老紅軍一生都在想著為國家做貢獻,高尚的情操讓她深受感動。這些年里,作為生命的送別者,她經歷過的每一場送別都讓她對這句“生如夏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有更深刻的領悟。
火焰溫度 向生者傳遞一種“向上”力量
如果說告別大廳是逝者生命故事的回顧和傳承,那么火化服務部里爐內火焰升起那一刻,或許又是另一堂“生命課堂”。
廖健2009年畢業(yè)于長沙市某高校的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yè),目前在南寧市殯儀館火化服務部工作。工作以來,他堅守崗位,兢兢業(yè)業(yè),從一名普通大學生成長為部門的負責人。他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和敬重逝者的職業(yè)操守,守護著生命最后的尊嚴。
設置在南寧市人文紀念園(七塘服務區(qū))的火化服務部干凈、整潔、明亮。廖健說,他們的工作除了會接觸高溫環(huán)境,還會參與火化前各種準備工作。比如人性化服務之一的遺體入爐告別環(huán)節(jié)。
2022年,廖健在一場入爐告別環(huán)節(jié)里看到,逝者是年僅4個月大的男嬰。他回憶道,當時辦理火化手續(xù)的時候,男嬰的父母還能保持情緒的克制,但當他們看到孩子的儀容時,悲痛的情緒瞬間釋放。同樣為人父母的廖健深受感染,安慰這對夫妻:“孩子是化作天上的星星,他只是在另外一個世界,換另外一種方式來陪伴我們?!?/p>
廖健說,在火化服務部工作,每一場告別的背后都是一個難忘的故事。很多時候在認識逝者的時候,已經是逝者故事的終點。過去,在專業(yè)的學校里,老師教會他們正確地直面死亡,也學習了各種殯葬行業(yè)里的專業(yè)技能。帶著對職業(yè)的崇敬之心踏上工作崗位后,他發(fā)現在這個“最后的送別者”角色中,他不僅是一位心靈的導師,也是一位故事講解員。
廖健說,用逝者的故事去鼓勵生者向前行,這非常有意義?!拔覀冎挥邪盐彰恳粋€和親人朋友相處的時光,才能在面對逝去生命時更好地理解死亡,更好地釋懷。當我們想起親人的時候,才不會只有痛苦和悲傷,而是有心入夢,溫暖相伴?!?/p>
(南寧云—南寧晚報 記者 彭媛媛/文 黃敬敏 覃祖穩(wěn)/視頻)
(作者:彭媛媛 黃敬敏 覃祖穩(wěn))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